中国民族乐器电鸣化发展初探—熊立群
在古筝艺术普及率持续攀升的今天,便携性差、调音复杂、噪音扰民三大痛点却让无数爱好者望而却步。
4月26日,央视频“AI艺术世界”发布消息称,扬州金韵乐器的熊立群访问了朱经白AI音乐教育中心,双方共同探索AI音乐教育与电古筝的发展新路径。
2025年3月31日,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“创新引领新质发展 升级做强人民轻工”升级创新成果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。
查看更多

匠人风采

熊立群

熊立群

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
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
中国乐器协会常务理事
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
扬州市琴筝协会名誉会长
...

熊立斌

熊立斌

工艺美术大师
中国民族乐器十大制作师
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
扬州艺术品行业协会副会长
工艺美术大师
...

曹华

曹华

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【广陵琴派】传承人
广陵昆曲社社长
广陵琴社副社长
斫琴名家
...

穿越千年而来,定格传世经典。设计上以古典建筑中的园林窗格为元素,取十字海棠图案融入筝马之中,是色彩艳美的一样符号。海棠被古人称为花中神仙,有国艳之誉。海棠样式筝马幽姿淑态,别具风采。
经由古典工艺的酝酿,吉祥寓意的蕴藏,手工匠人的倾注,产生了隆重的神秘。该筝马设计像一根线条反顺各三次相交后,形成斜方格的特点,取自佛教八种吉祥物之一的盘长图案,又以其无穷无尽的盘绕象征长生,也被认为是一种幸运盘。故,选用盘长样式融入筝马之中,寓意有佛家宝物辟邪,象征长寿。
中国设计的未来不在别处,就在中国文化的源流之中。
此筝马灵感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——人字形斗拱,它在建筑上纵横交错、层层叠叠,体现出力学和结构的美感。借鉴斗拱的样式不仅在技术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,在艺术上也有着丰富的装饰效果。
云本无心,水自悠闲;诗本无意,歌自悠扬。云水筝脚由波浪形弧面的设计,自由起伏的线条,有一种无限流动的感觉,增加了筝体的视觉美感,创意十足。同时,由于弧面两端与筝架的“亲密接触”,增加与筝架之间的摩擦力,使筝摆放在筝架上更加稳固。此款创意以最简单的设计,呈现最深层的哲学。
新式架在位于支撑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斜角突出件,所述突出件的两个斜面相对设置,整体呈一个倒梯形,两个斜面与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120°~150°之间,使斜面的倾角小于等于摩擦角,从而达成斜面自锁的条件。这就能够使得古筝底板的弧度无论产生如何的变化,都能在斜面上自行找到相咬合的接触点。同时在两个突出件的斜面上分别设置软垫片,增加古筝筝体与软垫片之间的摩擦,更有效保证了古筝在大力度演奏时的稳定性,同时软垫片又避免了古筝筝体与架体突出件斜面之间的直接摩擦,对筝体进行有效的保护,可谓一举两得。

活动资讯

查看全部